全國首票!免稅進口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業(yè)務在湘落地
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3日訊(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通訊員 曾群策 林�。�1月2日,全國首票適用簡易程序管理的免稅進口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業(yè)務,在湖南辦理成功。
當天,長沙海關為中南大學進口的能譜儀等20余臺免稅進口科研儀器設備辦理了適用簡易程序開放共享管理業(yè)務。此后,該校在每次免稅進口設備開放共享前不用向主管海關提出申請,只需維護設備清單即可。海關通過大數據篩查,實現對進口免稅科研儀器設備信息化、智能化的后續(xù)管理。
長沙海關關稅處負責人介紹,進口科研設備往往價格高昂,將科研資源有序共享,可以顯著降低科研單位的研發(fā)成本、避免重復購置,還能提高設備的使用率。此前,按照相關規(guī)定,免稅進口的科研設備在海關監(jiān)管期內改變原用途和使用人時,需報海關審核同意,開放共享操作較為不便。
2024年,在海關總署的指導下,長沙海關牽頭承辦了“智慧海關”建設項目——“免稅進口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平臺”,并于近日正式上線,可無感化開展海關監(jiān)管期內的進口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。
長沙海關介紹,實施科創(chuàng)共享管理后可以為不同類型的科研機構或企業(yè)帶來利好:對于進口免稅設備的單位,通過設備開放共享,可以提高設備使用效率、降低成本,避免設備閑置浪費;對于很多未獲得免稅資質的科研機構、企業(yè)技術中心,可以通過共享的方式,方便地使用其他單位免稅進口的科研儀器設備。
據海關統(tǒng)計,2021年至2024年,湖南省免稅進口科研儀器設備貨值逾3億美元。開放共享管理平臺的落地,不僅為高校、科研機構和企業(yè)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,也標志著湖南省乃至全國的科創(chuàng)共享進入“無感化”管理新階段,有力提升進口科研設備的共享水平。